传奇sf,传奇私服发布网,新开一秒传奇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传奇私服 > 正文

网络游戏风云 盛大网络游戏风云
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1-08-27分类:传奇私服浏览:23评论:21


导读:1999年无疑是资本狂潮涌向互联网的一年,盛大于这一年成立,并推出网络虚拟社区游戏“网络归谷”,陈天桥运用资本手段,不断勾勒着盛大的版图,如今这家公司已发展成为集游戏、文学、视频、...

网络游戏风云 盛大网络游戏风云

1999年无疑是资本狂潮涌向互联网的一年,盛大于这一年成立,并推出网络虚拟社区游戏“网络归谷”,陈天桥运用资本手段,不断勾勒着盛大的版图,如今这家公司已发展成为集游戏、文学、视频、影视、音乐等领域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,同时拥有属于自己的运营平台盛大在线,将所聚合内容进行分发,从而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布局。然而,盛大的”传奇“历程,首先要从网络游戏业务说开来。

2001年“传奇”的开篇

盛大进入网游市场是从《传奇》(《热血传奇》)开始,2001年7月陈天桥孤注一掷,拿着与中华网分手后余下的30万美元,与《传奇》海外版权持有上()合作伙伴以每年30万美元版权运营费的价格签订两年合约,除代理费外,每月还需上交收入的27%作为提成。豪赌《传奇》成为了盛大发迹的起点,同年9月《传奇》开始公测,在线人数增长迅速,11月正式上线时,同时在线人数就突破了40万大关,多个省市的游戏点卡脱销。《传奇》的成功,体现在盛大的业绩上,2001年盛大净营收仅为455万元人民币,净利润323万元;2002年净营收已激增至3.26亿元人民币,净利润1.39亿元人民币;2003年营收翻番达5.99亿元人民币,净利润也高达2.72亿元人民币。

然而,《传奇》在带领整个公司迅速崛起的同时,也不幸让盛大陷入了诉讼泥潭。2003年1月,授权方宣布,因盛大拖延支付分成费,决定终止与盛大的授权协议。但盛大似乎并未立即惊慌失措,相反很快于2月正式公布自主研发的新产品---《传奇世界》,并承诺所有《传奇》用户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平移到新游戏中。事实上,看到《传奇》的迅速成功,盛大自主研发网游产品的梦想在2002年就萌生了,而且当即投资四千万元进行研发,《传奇世界》的研发也是从那时起步的。与盛大的纠纷也由此而深化,以《传奇世界》抄袭侵权、并平移《传奇》用户数据非法,将盛大告上公堂。最终,盛大与之间的旧账,以盛大9170万美元现金收购七名股东所拥有的%的股份,并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时,一笔勾销。

目前,盛大游戏平台上运营着《热血传奇》、《传奇世界》、《传奇外传》系列,并且多年来始终是盛大游戏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源头,2011年Q2《热血传奇》为盛大游戏贡献37%的收入、《传奇世界》也高达16%。

2003-2005群雄争霸异军突起

2002年网游产业在中国获得了1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,盛大占据着整个市场68%的份额。到了2003年,产业规模就翻了两番达到28亿元,行业爆发的同时,竞争也随之加剧。2003年金山3000多万元开发的《剑侠情缘》网络版正式上线;2004年7月,网游行业No.1盛大网络登陆纳斯达克,发行价11美元;丁磊将业务重心转向游戏,2005年第三季度网易在线游戏收入已占到整个公司收入的80%;九城2004年300万美元代理费拿下《魔兽世界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运营权后,整个行业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;连当时的保健品“巨人”史玉柱也红了眼,2006年拿出投资上亿的首款网游产品《征途》,决心一决雌雄。

2004年,盛大加快了游戏开发的步伐,《神迹》、《英雄年代》先后推出,但却始终不能复制《传奇》的成功。随着网易、九城、金山等异军壮大,特别是《魔兽世界》的冲击,盛大的市场份额不断受到冲击,核心游戏《传奇》系列的增速明显放缓,这对盛大而言可谓致命打击。根据盛大200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,该季度《热血传奇》收入较上一季度下降33.5%至1.55亿元;第三季度平均同时在线用户数也比第二季度的38.1万大幅下降至23.3万。

为了防止《魔兽》对玩家的分流,盛大与渠道商签订了排他协议,减缓九城市场推广的速度,从而加大渠道商及玩家的转换成本。九城也不示弱,不断调整自己的渠道,取消全国总代,在全国设立多个区域总代,加快现金回收速度。除渠道之争外,盛大结盟百事可乐联合营销,也被认为是对九城之前结盟可口可乐的市场推广上的反击。”可乐+游戏“的对决节节攀升,在营销资源上,九城-可口可乐共同调用了《魔兽世界》的剧情、形象,上亿只《魔兽世界》主题可口可乐瓶,可口可乐-《魔兽世界》主题网吧等资源;盛大-百事可乐则调用了《梦幻国度》游戏形象、百事可乐蓝色巨星、蓝色风暴广告及主题包装等资源。

2005-2007中期转型:推广网游运营新模式

然而正是在业务增长巅峰期,盛大忽然于2005年底宣布《梦幻国度》、《热血传奇》、《传奇世界》三款主打游戏永久免费,意图通过增值服务收费方式重新培养用户。盛大险招一出,无疑令2005年原本动荡的网游市场添了把火。“时间免费“策略必然会对盛大收益产生影响,而且外界似乎对此并不看好,高盛等机构分析师认为这是一个利空消息,公布新模式后,盛大股价盘中下跌幅度曾高达12%。伴随着转型,盛大股价在2006年触底,接近12美元。盛大股价变化具体如下图:

(注:2009年盛大股价触及历史最高点,高达62美元;2011年9月21日收报美元,上市以来累计涨幅为%)

那么陈天桥为何出此”下策“?

不难看出,改变旧的点卡收费模式背后的原因是,延长老游戏的生命周期,重新培养用户增长速度,扩大市场占有率。毫无疑问,盛大在推行新模式后,收益增长产生问题,2006年营收和利润较2005年都有所下滑,营收同比下滑13%至16.55亿元人民币,毛利润同比降25%至9.64亿元人民币。

但很快,苦熬一年多后,盛大的业绩再次证明了这步棋的正确,2007年盛大营收同比增49%至24.7亿元人民币,毛利润同比增72%至16.6亿元人民币,净利润同比增164%至13.9亿元人民币,并由此收获了公司创办以来的又一个“巅峰“。成功转型,盛大股价也迅速回升,2007年接近40美元。而随后的几年里,虽然收费模式并没有退出市场,但游戏免费逐渐占据了主动权,更多游戏愿意选择免费运营模式来聚集玩家。

2009年游戏业务分拆上市

成功转型后,盛大游戏业务收入和利润持续猛增。2009年上半年收入实现43%的同比增长,达21.98亿元人民币,占盛大上半年营收的94%;净利润同比增76%,达6.8亿元人民币。下表是根据盛大游戏招股书整理的盛大游戏上市前期业绩:


已有2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:

欢迎 发表评论: